阅读器
字体大小
16
速度(字/分钟)
1
倒计时
3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镜像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三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时阿私陀仙。既知太子必成正觉。即自观身寿命长短。我今此生。得见菩萨证菩提不。既谛观已。即睹菩萨十九出家。六年苦行获甘露果。复知己身先时殒殁不逢菩萨度人说法。便自悲伤啼泣懊恼。时净饭王。既见此已甚大惊愕。以颂问曰。

丈夫及女人  见者皆喜跃
大仙今何故  对此独悲泣
将非我太子  有诸不祥相
善哉大仙人  愿速为我说

时阿私陀仙。以颂答曰。

设彼虚空中  忽降金刚雨
于此太子身  不能损一毛
猛风与炎火  及诸利刀剑
毒气啮恶蛇  亦皆不能害
一切恐怖人  太子为拥护
云何慈悲主  而有忧害者
自在诸梵天  皆来为侍卫
如是最尊胜  云何而忧惧
我今恨衰老  死时将不远
不见转法轮  所以自悲泣
当来世间人  遇此菩萨者
必得闻妙法  证彼寂灭果

时阿私陀仙。说此颂已便怀恼恨。作如是念。由此太子威德力故。令我退失神通。不能飞行乘空来去。我今于此步出城门。众人见我必生轻慢作是念已白父王曰。王曾发愿。愿阿私他仙出入城中。我今步来酬王宿念。今亦步去王应为我修理城路。尔时父王。即令大臣敕诸人众。严饰街衢悬诸幡盖。告国人曰。阿私陀仙今步出城。汝等诸人随意观望。时彼仙人内怀恼恨。与净饭王及王臣佐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前后围绕出城门外。仙白王曰。王可还宫。我今辞去。既相别已。阿私陀仙渐次前行。至莘陀山即登彼山。择其胜地因以居住。时彼仙人远行疲乏。既坐憩息遂入仙定。由入定故得本神通。后于他时遂便染患。仙弟子众。以诸汤药疗治不差。众白师曰。师今此疾药疗无痊。世间无常不可为讳。我诸弟子皆求寂静。师既获得常乐。岂可不留遗诲。请师示诲。令使我等有所悟入。其师告曰。我虽出家希求甘露。然由未证愧无所传。今释氏所生童子。必当获得无上妙果。能以甘露滋益众生。汝诸弟子。可诣彼出家。若出家已。勿恃豪姓种类摩纳薄伽。勉励精勤常修梵行。为得法故。专精加行。若此行成当获甘露。作是语已说伽他曰。

从此于东方  汝当往求觅
诸佛实难遇  见已可勤修

说无常法颂曰。

积聚皆销散  崇高必堕落
会合皆别离  有命咸归死

时阿私陀仙。说此颂已便即命终。尔时弟子那罗陀。以种种如法供具。随时殡葬已。便诣波罗痆斯城。于彼而住。与五百摩纳薄伽。为其教示婆罗门薜陀咒。其那罗陀。为是迦旃延姓。因号迦旃延。若释迦菩萨当成正觉。迦旃延。诣于佛所。彼佛即唤大迦旃延。而便以法教示。令彼度生死大苦海。住于最上寂静究竟涅槃。遂以名之。为大迦旃延。后当得此名甘露。尔时菩萨坐于奶母膝上。于金盘中食香稻饭。极多不息。奶母见多遂夺食器。菩萨以手捻其金盘。其奶母不能夺此食器。乃至八奶母夺此食器。亦皆不得。其奶母等。共往白王具说上事。王及诸宫人等。共夺此器亦复不得。王复告诸群臣。令共夺此器。其诸臣等以索及钩。牵拽食器亦复不得。诸群臣等夺不得故。便取五百大象。及以绳索牵拽此器。菩萨尔时见诸人等殷勤方便种种牵器。菩萨思念。此诸人等欲试我力。菩萨遂以指钩其器。其象牵拽力复不如。悉皆复退。时净饭王。见此事已便作是念。而此菩萨一指钩器。五百大象悉皆却退。若用两手必敌一千。是故号之名千象力。此是菩萨第四名号。菩萨生时。有常法式。若欲入学。以五百侍从童子令随。菩萨学习书业时。有博士名彩光甲。明解五百种书。时净饭王。将菩萨及诸童子。诣彩光处令遣受业。尔时彩光博士。作一种书。示彼菩萨令遣学之。菩萨答曰。此一种书我先已解。次与第二般书而示菩萨令遣学之。菩萨答曰此一般书我先已解。次与第三般书而遣学之。菩萨答曰。此一般书我先已解。其彩光先生。乃至示五百般书。亦复如是我已解之。菩萨问博士曰。更有余书与我学之。博士答曰。此五百般书世间行用。我唯解此余皆不知。尔时菩萨。即自作一般之书。度与先生。问先生曰。此是何字。又复何名。先生答曰。我不识此般之字名也。菩萨答曰。若世间中有二种出现。一者菩萨出。二者金轮王出。此般之字随世自出。尔时空中梵天大王。即出语曰。菩萨所说二种之现及字。必当实尔。净饭大王及诸群臣。闻此语已甚大欢喜。尔时菩萨。即为先生开异种新书。广为谈说。梵天大王见此之异。为证此事。必当实尔。为此异故。此书号名梵天书。菩萨自解诸种书已。菩萨阿舅名摩那利。来将菩萨等。令教乘马之法。又劫比罗城有一博士。名曰同神。明解弓射战法。来教菩萨及余释迦童子。其摩那利白博士曰。此菩萨有大慈悲心。一切妙法愿令教之。及诸童子亦堪教之。唯提婆达多。本自恶性无有慈心。愿请博士勿教妙杀之法。何以故。此人恶性博士教之。必杀一切众生。无有停息。为此勿教。博士得此语已。即教菩萨等法。皆悉总尽。其法妙者。不教提婆达多。菩萨当日习得五种弓法。一者射诸远物。二者彼处有声菩萨不见。随其所念皆即射得。三者所欲射处无有不著。四者前人身上知有要穴。随其所念若死不死。即射其穴悉皆随意。五者不问远近射之极当。菩萨明此五种等艺四方传之。释迦太子有如上艺。

尔时薜舍离城诸人。得一好象。形貌具足。诸人共集递相议曰。其净饭王有一太子。天文占相。以后之时必为金轮圣王。由彼威德现此宝象。令使数人将此宝象献此释迦太子。诸人当即庄严彼象。将向劫比罗城。渐行到彼。至于净饭王宫门外。尔时恶性提婆达多王子。从于内出见彼宝象种种庄严。心贪爱念。即问使曰。此象谁许。使人报曰。释迦太子天文占相作金轮王。为此因故。薜舍离城诸人。将此宝象献上太子。提婆达多闻此语已。甚大嗔怒即出是言。我国太子未作金轮大王。何故汝等预将宝象来献太子。作是语已渐近于象。嗔恚之心打象一下。其象倒地因即至死。打此象已便即却去。当时难陀王子。次从内出。见此死象问其人等。此象谁许何人打死。诸人报曰。此象献来。提婆达多打死。即出是言。提婆达多极是不善。难陀重思念曰。将非提婆达多自试力耶。尔时难陀执其象尾。遂即拽过三七余步。离其大路即便过去。尔时释迦大子从内出来。见此死象问众人等。此象谁许。诸人说如上意。菩萨重问。此象谁人打死。诸人报曰。提婆达多王子。打此大象一下。因即至死。菩萨重问。本于何处打此象死诸人答白。此象死处在于中路。菩萨重问。此象中路谁人拽来在于此处。诸人答曰。难陀王子。一手执尾拽其大象。置于此地。菩萨重言。打死之人甚当不善。拽令远路极是善哉。重更思之。将非二人私试自力。我亦试之。尔时菩萨。执其象鼻遥掷城外。七里堕地其地便陷。时人号为陷象之地。信心长者婆罗门。便于此处起大窣睹波。时诸苾刍悉来顶礼。便说颂曰。

天授搏杀大象王  难陀拽于三七步
菩萨掷出城堑外  如在虚空[打-丁+勉]瓦石

尔时释迦童子递相谓曰。我等出外。作轮刀断树之乐。作此语已。即出就于林中。菩萨闻诸童子往林游戏。即领五百童子前后围绕。至彼林中。诸释童子竞掷轮刀树皆摧倒。尔时菩萨亦掷轮刀树林。悉断而无倒者。以刀刃平故。时诸童子见树不倒。共相谓曰。我闻菩萨威猛自在。于诸五技无不达者。云何轮刀断树。一不能倒。斫树小术尚犹如此。岂况余技。

尔时天神。见诸童子生此谤议。欲解众疑即放猛风吹。诸林树轰然悉倒。诸释童子。见斯事已皆大惊愕。方伏其妙。时诸童子。复与菩萨斗诸弓射。以七重铁多罗树并七铁鼓。其间各安铁猪。而为射垛。诸童子射不过一多罗树。天授童子射过一多罗树一鼓一猪。其箭便住。难陀童子射过二多罗树二鼓二猪。其箭便住。菩萨尔时放其一箭。其箭直穿七树七鼓七猪。并过地轮复入水际。尔时龙王即拔其箭。其箭之穴水便涌出。清香轻美。人所饮者皆称希有。时有信心婆罗门居士等。于其水傍造塔供养。菩萨尔时作此戏已。遂乘车马与诸童子却还城内。其城门傍有诸相者。遥见菩萨威光殊特。竞相谓曰。今此太子。若却后十二年中不出家者。必当登彼转轮王位。时白净王。闻斯相语甚大喜跃。即集群臣而告之曰。我闻相者相我太子。却后十二年中不出家者。当得转轮王位。汝等诸人宜加防卫。满十二年勿令出家。得使登彼金轮王位。汝等诸人宜加防卫。满十二年莫令出家。得使登彼金轮王位。当与诸君共相围绕。飞腾虚空观四天下。汝等应当速立宫殿简求美女令共娱乐。时诸臣等前白王曰。我观太子。不乐世间声香欲爱。云何以诸美女而可留连。王告臣曰。我之太子纵不爱彼一切色欲。应由未见殊妙女人。自今已往汝等诸君。勤加选择上好童女。倍数将来令太子见。任其意者必生爱乐。群臣议曰。今此太子虽无爱染。我等诸人应造种种严身之具。各令童女美颜容者执其香饰之物亲奉太子。复令太子各赐诸女严好珍饰。或有爱者。便令留住共相嬉戏。作是议已。即为太子造立宫殿。百宝庄严敷师子座。令太子坐于其座。前积诸珍宝种种璎珞。以成大聚。总命诸臣及余人众。咸令普集所有童女。任其意愿随时庄饰。著诸璎珞将入宫内。菩萨性爱舍施。于诸童女普赐璎珞。时执仗释种有一童女。名耶输陀罗。容色端正世所希有。执仗释种。即还家中告其女曰。今者太子。施诸童女珠宝珍奇严好之具。汝可往取。其女报曰。我之家中岂无此耶。何用他物。父告女曰。然彼太子虽施珍宝。或因爱乐便以为妃。女曰。若因此时便为妃者。纵取余女我必当得为其太妃。父又告曰。必当如斯可便速去。于是耶输陀罗。即以种种珍饰庄严其身。与诸从女亦复严好。相随而去。路傍诸人。皆共爱仰耶输陀罗。不观余者。耶输陀罗入菩萨宫。雅步从容端身而进。不观左右。于太子前立。时彼太子。先以珍宝施诸女尽。更无遗余。独有一金指环。见耶输陀罗即举其指。然耶输陀罗。先与菩萨从久远来。恒为因缘常相爱乐。即升师子座上。从太子指取其指环。群臣诸人递相谓曰。此耶输陀罗。族姓尊贵颜容具足。于诸女中最为殊胜。堪为太子宫中侍卫。群臣诸人同议斯已。向净饭王具陈此事。时王即遣二万婇女。围绕耶输陀罗。入太子宫内。

复次菩萨常法。出现世界必生一树。名曰善坚。其初生时。一夜之中便高百肘。其初生夜。未见日光形质柔软。可以爪甲掏而令断。见日光已即便坚硬。虽加刀斧及以猛火。不能摧损。释迦菩萨既出世已。于劫比罗及以天示二城之间。有一大河。名卢奚多。其河岸边而生此树。河水泛涨洪波鼓激。流沙圮岸土石随散。其树善坚根须尽露。后因猛风摧倒。横在卢多河中。便如大堰。堰水不流。其劫比罗城渐被侵没。天示城中又复枯涸。天示城王见斯事已。则令使者告净饭王曰。今此大树横在水中。彼此俱弊。王之国中有诸童子皆悉勇健。愿王敕之令除此树。时净饭王报其使曰。我今何能处分斯事。劫比罗国有一大臣。名曰阐陀。前白王曰。愿王令我捡校斯事。我有方便。令王子等不假王言。自除此树。王曰可尔。阐陀大臣。即于河岸一丛林间。洒扫清净堪为游观。请诸王子往林嬉戏。诸王子等各乘宝车。与诸童子前后围绕。既至林已。各敷床座纵诞欢乐。时有一雁飞空而度。提婆达多。即挽其弓射之。令落其雁。落在菩萨座前。菩萨尔时。收捧其雁为拔其箭。以药疗之应时平复。提婆达多。即令使者告菩萨曰。今彼之雁我先射得。可还我来。菩萨尔时告彼使曰。我久发菩提心。一切有情是我先有。云何此雁是汝先有。提婆达多。从久远来恒与菩萨结诸怨恨。闻此语已即怀嗔恚。然菩萨此身。与一切有情。怨结已尽。唯提婆达多一人。尚有余习。今因此雁为最后之身。与提婆达多为初首斗诤。天示城王。既请净饭王除树不得。即自令其国内人众共拔其树。尔时诸人施功用力叫声沸闹。菩萨闻已问左右曰。彼是何声。阐陀大臣具陈彼树堰水之意。菩萨闻已即告众人。我当往彼为除此树。时彼菩萨并童子等。即共往彼。路傍孔中出一毒蛇。乌陀夷见此毒蛇。恐害菩萨。即拔利刀斩为两段。蛇吐毒气著乌陀夷身变为黑色。因此名为黑乌陀夷。是时诸童子等。争骋勇力拽善坚树。提婆达多。鼓气而前尽力拽之。才动而已。难陀童子擎少离地。菩萨以手掷置空中。其树乃为两段。各分两岸。尔时菩萨告诸人曰此善坚树。是其冷药能除热病。汝等各应细截斩分。若有鬼气痈肿。将此涂之并得除差。时诸童子并即乘车。归劫比罗城。至城门所遇占相师。作是言曰。菩萨于此日中不出家者。必登转轮王位。时有释迦女。名乔比迦。住钟声聚落。在于高阁上游观。菩萨入城遥见女。遂以脚指以压其车。车便不转。其女遥见菩萨念于心。菩萨手中先有铁杵。以指捻之遂便微碎。乔比迦女观视菩萨。以脚指捺楼。其阁遂穴。诸人见已作是念言。此之释女。必能善得菩萨之心。时净饭王闻此语已。即迎乔比迦女。并二万婇女侍从入宫。菩萨常法。将欲游观园苑。即敕御者。我之好乘汝速装饰。我欲乘之游观园苑。御者受教。严饰上乘至菩萨前。白菩萨曰。我已严饰上乘。唯愿知时。菩萨登车游观。逢一老人。气力羸弱形体损瘦。腰背偻曲行步倚杖。身体战掉须发变色。不如余人。菩萨见已告御者曰。彼是何人。腰背偻曲形体羸瘦憔悴若此。御者报曰。此名老人。此人不久要当身死。菩萨问曰。我于后时当如是不。御者报曰。太子之身还当如是。菩萨闻已愁忧不乐。即告御者。可速还宫。我至宫中思量是事。我当云何得免斯苦。御者依命即还宫内。既至宫已。菩萨尔时端坐思惟。作是念言。如此老法。不久之间即至我身。我云何免。即说颂曰。

忽遇如此衰老者  形体枯瘦倚杖行
我身亦为老所缚  云何得免斯苦事

尔时净饭王。见菩萨却回宫中。问御者曰。太子出城游观林泉。生欢喜不。御者对曰。我见太子无有欢喜。王曰。何故不喜御者答曰我与太子出城。门外见一老人。形体羸弱颜容枯悴。倚杖前行身体战掉。太子见已即问我曰。彼是何人一当至此。我即答曰。此名为老人。又问我曰。我于后时当如此不。我即答曰。必当如此。太子闻已命我令还思惟是事。今者现在宫内思量是事。时净饭王闻此语已自私念言。太子生时。相师皆云出家修道。今若如此。应是斯事。我当倍诸五欲乐具以娱乐之。作是念已。即令倍诸五欲乐具。以娱太子。颂曰。

父王既闻御者言  即自思量相师语
以诸五欲倍于前  愿令菩萨不出家

菩萨常法。将欲出城游观。先敕御者。速当为我严饰车乘。我当出城游观。御者受命。即为严饰上妙车乘。既严饰已即白菩萨。今可游观。将欲出城。逢一病人。举身羸黄瘦瘠疲困路傍诸人皆不顾见。菩萨见已问御者曰。此是何人。身形瘦弱羸黄困笃。一切诸人皆不顾见。御者报曰。此名病人。因斯病故不久当死。菩萨问曰。如此病法。我超过不。御者答曰。此之病法亦未超过。菩萨闻已愁忧不乐。即命还宫。思惟是事。尔时御者送至宫内。既至宫已。菩萨于是端身思惟。如此病苦。时净饭王问御者曰。太子出城游观。欢乐以不。御者答曰。太子不乐。又问曰。何为不乐。尔时御者具陈上事。王闻是已。乃至倍加五欲娱乐太子。颂曰。

上妙色声香  最胜诸味触
当受五欲乐  勿弃我出家

菩萨常法。将欲出城游观。先命御者严饰车乘。既严饰已出城游观。逢一死人。以杂色车而以载之。复有一人。手持火炉在前而行。杂色车后。多诸男女被发哀号。见者悲切。菩萨见已问御者曰。此是何人。以种种杂色严饰其车。载之而去。男女哀号见者悲切。御者答曰。此名死人。太子问曰。云何名为死人。御者答曰。此人生气一尽。不复得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而重相见。菩萨问曰。我亦尔不。答曰亦尔。菩萨闻已愁忧不乐。即命还宫。时净饭王问御者曰。太子出城游观。欢乐以不。御者答曰。我见太子愁忧不乐。王曰何故。答曰。今者路逢死人。父母妻子悲号相送。太子问曰。我当如此不。我即答曰。皆当如此。故在宫中思惟是事。时净饭王复加五欲。以种种微妙音乐倡伎珠珍婇女。娱乐菩萨。颂曰。

此最胜城甚严饰  天中天子可久住
倍加五欲能欢乐  犹如千眼欢喜园

尔时净居诸天。皆共观念菩萨先有大实因力。我等当为菩萨作大缘故。何以故。若有大因待大缘故。即便化作一大沙门。执锡持钵次行乞食。菩萨常法。出城游观先命严驾。既严驾已登车前行。于衢路中逢一沙门。净除须发被福田衣。执持瓶钵徐行乞食。菩萨见已问御者曰。此是何人。御者答曰。名出家人。菩萨问曰。云何名为出家。报曰。此人以善心修善行。于善处住。身口意业悉皆清净。以信心故。剃除须发被如来服。舍离俗家升涅槃路。故名出家。菩萨即便告御者曰。汝可将车近彼沙门。御者奉命。即便引车至沙门所。菩萨尔时问沙门曰。汝是何人。何故剃除须发著别色衣。手持锡钵以乞自活。沙门报曰。我出家人也。菩萨又曰。云何名为出家人也。沙门报曰。常以善心恒修善行。身口意业悉令清净。舍离俗家升涅槃路。故名出家人也。菩萨叹曰。善哉斯事善哉斯事。即自念言。若当如此我亦出家。即命御者。可速还宫。我至宫中思量是事。御者奉命。执御还宫。既至宫中寂然思念。时净饭王问御者曰。今者太子出城游观。欢乐以不。答曰。我见太子愁忧不乐。王即问曰。何故不乐。御者答曰。太子出城逢一沙门。剃除须发被福田衣。手持钵锡徐行乞食。太子问我。彼何人也。我即答曰。名出家人。便问我言。云何名为出家。我即答曰。舍其俗家。升涅槃路。故名出家。太子闻已。命我引车近沙门所。问沙门曰。汝是何人。剃除须发被异色衣。手执瓶钵自行乞食。沙门报曰。我出家人也。太子问曰。云何名为出家人也。彼便报曰。舍离俗家升涅槃路。太子闻已即便叹曰。善哉斯事善哉斯事。若如此者我亦出家。即便命我令速还宫。今在宫中思量是事。时净饭王既闻此语。惨然不乐私自念曰。太子生时相师占言。太子不登王位。必当出家。观今相状应出家时至。即设方便。我今当令太子往田农所。见彼人众行来作务。心得欢喜忘出家事。作是念已。即往宫中告太子曰。我有良田令人营植。汝可检校。太子在宫。想彼老病死人。即怀忧惧。念彼沙门复生喜恋。此心所系无时暂舍。闻父所言不可违背。即顺父言便命御者。登车即往。身虽欲往田所。心恒系念出家。既渐前行。忽于中路。遇五百宝藏悉皆开门。中有声曰。善哉太子。我等珍宝。是汝过去眷属之藏。汝可尽取随汝意用。太子报曰。此是过去眷属愚痴资具。无时积聚莫知弃舍。我今何用汝等速去。时彼宝藏复出声曰。汝若不取我今入海。菩萨报曰。随汝意去。时宝藏等便入大海。尔时菩萨复渐前行。至犁田村见彼耕人。尘土坌身遍体流汗。手执牛杖尽皆有血。复见其牛。皮背穿烂饥渴所逼。羸瘦困苦喘息不住。为诸虻蝇唼食脓血。诸小虫等满其疮食。或为犁刃伤割其脚。菩萨游历耕种之所。皆见如此诸苦恼事。菩萨从无量劫来。深种慈悲。遇此苦业便生怜愍。即唤耕田人等。而问之曰。汝属何人。诸人报曰。我等皆属太子。菩萨告曰。今放汝等任自存活。不须系属于我。耕田牛等亦便放舍。任逐水草养其躯命。于时菩萨念此苦事。从车而下。于赡部树间。入第一无漏相似三昧。左右侍从围绕菩萨。各坐树下瞻侍菩萨。时净饭王自念。食时将至。太子何为不还宫内。即欲自往看其太子。便命车辂登之而行。至耕田所周回诸处。寻觅太子于赡部树下。见入三昧。于时日已西倾。一切林影皆随日转。唯太子所坐之树。犹荫太子。其阴不移。时净饭王。见是事已即自念言。今我大子甚大威德。日已西倾。一切林影皆随日转。唯大子所坐之树。犹荫大子。其阴不移。欢喜踊跃生恭敬心。曲躬低头前礼太子。请从定起共登宝车。渐次还宫。至尸林下见诸死人。或黄或淤臭秽狼藉。太子见已重加忧念。于宝车中结跏趺坐。专心思惟。渐至劫比罗城。时历数者即占。太子至七日内不出家者。必登转轮王位。占知是事。即以其颂。奏净饭王曰。

太子不出家  尽于七日中
于彼日出时  必登金轮位
七宝自在王  太子当如此
海内无劳役  怨敌自平定
太子若出家  无畏坐林间
证彼一切智  度脱诸众生

尔时菩萨既至城内。有一释迦种。名不过时有其一女。名曰鹿王。于楼窗中遥见菩萨。赞叹颂曰。

安乐乳母生  安乐父能养
彼女极安乐  当与汝为妻

菩萨闻此。其心寂入涅槃声义。唯闻言曰。汝最胜人当思惟寂静涅槃。菩萨闻此涅槃声。爱念欢喜。闻妙声故。即脱颈上珠璎。掷于空中。以威力故。遂落鹿王女颈上。诸人见此皆大欢喜。白净饭王具陈上事。王闻此语。即令二万婇女迎鹿王女。将入太子宫内。彼时菩萨有三夫人。一名鹿王。二名乔比迦。三名耶输陀罗。其耶输陀罗最为上首。其三夫人各有二万婇女。前后围绕在于宫内。时净饭王。闻历数者颂。即唤甘露等兄弟四人。集居一处。递相议彼历数之颂。若七日内不许出家。登轮王位者。我等宜应于七日内守护太子。仍令兵众于四城门勤加防卫。作是议已。即于劫比罗城。筑七重城堑。皆安铁门。一一门上尽挂鸣铃。若有开闭。其铃声闻四面周回各四十里。菩萨所在楼阁之上。皆令伎女作诸音乐歌舞围绕。大臣猛将领四种兵。严更警候营守城外。菩萨宫中诸门常闭。纵有使命须往来者。于城楼上别置梯道。令五百人擎之来去。其内宫门开闭之时。皆出异声令净饭王闻。若闻门声。诸宫女等尽执仗刃。劫比罗城外百官吏人。亦复勤加递相防守。时净饭王。自将四兵守城东门。其斛饭王。自将四兵守城南门。其白净王。复将四兵守城西门。甘露饭王。亦将四兵守城北门。大名释迦。领诸猛士巡行城内。至城东门问守门人曰。谁守此门。净饭王报曰。是我知更。大名将曰。严更者好。睡眠者恶。即说颂曰。

睡者如死人  此人属魔王
智者常觉悟  是故勤防守

大名释迦。说此颂已。即至南门。问守门者曰。何人守此。斛饭王报曰。是我知更。大名将曰。勤加者好。睡眠者恶。即说颂曰。

睡者如死人  此人属魔王
智者常觉悟  是故勤防守

大名释迦。说此颂已复至西门。问守门者曰。是何人守。白饭王报曰。是我知更。大名将曰。勤加者善。睡眠者恶。复说颂曰。

睡者如死人  此人属魔王
智者常觉悟  是故勤防守

说此颂已复至北门。问守门者曰。是何人守。甘露饭王报曰。是我知更。大名将曰。策勤者善。睡眠者不善。即说颂曰。

睡者如死人  此人属魔王
智者常觉悟  是故勤防守

说此颂已还至中营。问守营人曰。何人知更。营人报曰。是某知更。策勤者善。睡眠者不善。即说颂曰。

策勤莫违法  实语莫妄语
妄语入黑暗  是故勤防守

大名释迦。如此巡已即至天晓。于净饭王所白其王曰。七日之中一夜已过。唯余六日。王便报曰。既余六日勤加守护。六日若过。我之太子登金轮王。我等诸人咸皆随从。飞腾虚空观四天下。如此警候乃至六日。唯余一夜。天帝释有常法。观念之时穷于下界。即说颂曰。

释迦牟尼国王子  修六度行皆圆具
爱乐出俗处山林  以求无上真如道

持心内典经藏学修计划,读诵内学经典,大藏经,佛经,佛学,佛教文化。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三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三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三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三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时阿私陀仙。既知太子必成正觉。即自观身寿命长短。我今此生。得见菩萨证菩提不。既谛观已。即睹菩萨十九出家。六年苦行获甘露果。复知己身先时殒殁不逢菩萨度人说法。便自悲伤啼泣懊恼。时净饭王。既见此已甚大惊愕。以颂问曰。

丈夫及女人  见者皆喜跃
大仙今何故  对此独悲泣
将非我太子  有诸不祥相
善哉大仙人  愿速为我说

时阿私陀仙。以颂答曰。

设彼虚空中  忽降金刚雨
于此太子身  不能损一毛
猛风与炎火  及诸利刀剑
毒气啮恶蛇  亦皆不能害
一切恐怖人  太子为拥护
云何慈悲主  而有忧害者
自在诸梵天  皆来为侍卫
如是最尊胜  云何而忧惧
我今恨衰老  死时将不远
不见转法轮  所以自悲泣
当来世间人  遇此菩萨者
必得闻妙法  证彼寂灭果

时阿私陀仙。说此颂已便怀恼恨。作如是念。由此太子威德力故。令我退失神通。不能飞行乘空来去。我今于此步出城门。众人见我必生轻慢作是念已白父王曰。王曾发愿。愿阿私他仙出入城中。我今步来酬王宿念。今亦步去王应为我修理城路。尔时父王。即令大臣敕诸人众。严饰街衢悬诸幡盖。告国人曰。阿私陀仙今步出城。汝等诸人随意观望。时彼仙人内怀恼恨。与净饭王及王臣佐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前后围绕出城门外。仙白王曰。王可还宫。我今辞去。既相别已。阿私陀仙渐次前行。至莘陀山即登彼山。择其胜地因以居住。时彼仙人远行疲乏。既坐憩息遂入仙定。由入定故得本神通。后于他时遂便染患。仙弟子众。以诸汤药疗治不差。众白师曰。师今此疾药疗无痊。世间无常不可为讳。我诸弟子皆求寂静。师既获得常乐。岂可不留遗诲。请师示诲。令使我等有所悟入。其师告曰。我虽出家希求甘露。然由未证愧无所传。今释氏所生童子。必当获得无上妙果。能以甘露滋益众生。汝诸弟子。可诣彼出家。若出家已。勿恃豪姓种类摩纳薄伽。勉励精勤常修梵行。为得法故。专精加行。若此行成当获甘露。作是语已说伽他曰。

从此于东方  汝当往求觅
诸佛实难遇  见已可勤修

说无常法颂曰。

积聚皆销散  崇高必堕落
会合皆别离  有命咸归死

时阿私陀仙。说此颂已便即命终。尔时弟子那罗陀。以种种如法供具。随时殡葬已。便诣波罗痆斯城。于彼而住。与五百摩纳薄伽。为其教示婆罗门薜陀咒。其那罗陀。为是迦旃延姓。因号迦旃延。若释迦菩萨当成正觉。迦旃延。诣于佛所。彼佛即唤大迦旃延。而便以法教示。令彼度生死大苦海。住于最上寂静究竟涅槃。遂以名之。为大迦旃延。后当得此名甘露。尔时菩萨坐于奶母膝上。于金盘中食香稻饭。极多不息。奶母见多遂夺食器。菩萨以手捻其金盘。其奶母不能夺此食器。乃至八奶母夺此食器。亦皆不得。其奶母等。共往白王具说上事。王及诸宫人等。共夺此器亦复不得。王复告诸群臣。令共夺此器。其诸臣等以索及钩。牵拽食器亦复不得。诸群臣等夺不得故。便取五百大象。及以绳索牵拽此器。菩萨尔时见诸人等殷勤方便种种牵器。菩萨思念。此诸人等欲试我力。菩萨遂以指钩其器。其象牵拽力复不如。悉皆复退。时净饭王。见此事已便作是念。而此菩萨一指钩器。五百大象悉皆却退。若用两手必敌一千。是故号之名千象力。此是菩萨第四名号。菩萨生时。有常法式。若欲入学。以五百侍从童子令随。菩萨学习书业时。有博士名彩光甲。明解五百种书。时净饭王。将菩萨及诸童子。诣彩光处令遣受业。尔时彩光博士。作一种书。示彼菩萨令遣学之。菩萨答曰。此一种书我先已解。次与第二般书而示菩萨令遣学之。菩萨答曰此一般书我先已解。次与第三般书而遣学之。菩萨答曰。此一般书我先已解。其彩光先生。乃至示五百般书。亦复如是我已解之。菩萨问博士曰。更有余书与我学之。博士答曰。此五百般书世间行用。我唯解此余皆不知。尔时菩萨。即自作一般之书。度与先生。问先生曰。此是何字。又复何名。先生答曰。我不识此般之字名也。菩萨答曰。若世间中有二种出现。一者菩萨出。二者金轮王出。此般之字随世自出。尔时空中梵天大王。即出语曰。菩萨所说二种之现及字。必当实尔。净饭大王及诸群臣。闻此语已甚大欢喜。尔时菩萨。即为先生开异种新书。广为谈说。梵天大王见此之异。为证此事。必当实尔。为此异故。此书号名梵天书。菩萨自解诸种书已。菩萨阿舅名摩那利。来将菩萨等。令教乘马之法。又劫比罗城有一博士。名曰同神。明解弓射战法。来教菩萨及余释迦童子。其摩那利白博士曰。此菩萨有大慈悲心。一切妙法愿令教之。及诸童子亦堪教之。唯提婆达多。本自恶性无有慈心。愿请博士勿教妙杀之法。何以故。此人恶性博士教之。必杀一切众生。无有停息。为此勿教。博士得此语已。即教菩萨等法。皆悉总尽。其法妙者。不教提婆达多。菩萨当日习得五种弓法。一者射诸远物。二者彼处有声菩萨不见。随其所念皆即射得。三者所欲射处无有不著。四者前人身上知有要穴。随其所念若死不死。即射其穴悉皆随意。五者不问远近射之极当。菩萨明此五种等艺四方传之。释迦太子有如上艺。

尔时薜舍离城诸人。得一好象。形貌具足。诸人共集递相议曰。其净饭王有一太子。天文占相。以后之时必为金轮圣王。由彼威德现此宝象。令使数人将此宝象献此释迦太子。诸人当即庄严彼象。将向劫比罗城。渐行到彼。至于净饭王宫门外。尔时恶性提婆达多王子。从于内出见彼宝象种种庄严。心贪爱念。即问使曰。此象谁许。使人报曰。释迦太子天文占相作金轮王。为此因故。薜舍离城诸人。将此宝象献上太子。提婆达多闻此语已。甚大嗔怒即出是言。我国太子未作金轮大王。何故汝等预将宝象来献太子。作是语已渐近于象。嗔恚之心打象一下。其象倒地因即至死。打此象已便即却去。当时难陀王子。次从内出。见此死象问其人等。此象谁许何人打死。诸人报曰。此象献来。提婆达多打死。即出是言。提婆达多极是不善。难陀重思念曰。将非提婆达多自试力耶。尔时难陀执其象尾。遂即拽过三七余步。离其大路即便过去。尔时释迦大子从内出来。见此死象问众人等。此象谁许。诸人说如上意。菩萨重问。此象谁人打死。诸人报曰。提婆达多王子。打此大象一下。因即至死。菩萨重问。本于何处打此象死诸人答白。此象死处在于中路。菩萨重问。此象中路谁人拽来在于此处。诸人答曰。难陀王子。一手执尾拽其大象。置于此地。菩萨重言。打死之人甚当不善。拽令远路极是善哉。重更思之。将非二人私试自力。我亦试之。尔时菩萨。执其象鼻遥掷城外。七里堕地其地便陷。时人号为陷象之地。信心长者婆罗门。便于此处起大窣睹波。时诸苾刍悉来顶礼。便说颂曰。

天授搏杀大象王  难陀拽于三七步
菩萨掷出城堑外  如在虚空[打-丁+勉]瓦石

尔时释迦童子递相谓曰。我等出外。作轮刀断树之乐。作此语已。即出就于林中。菩萨闻诸童子往林游戏。即领五百童子前后围绕。至彼林中。诸释童子竞掷轮刀树皆摧倒。尔时菩萨亦掷轮刀树林。悉断而无倒者。以刀刃平故。时诸童子见树不倒。共相谓曰。我闻菩萨威猛自在。于诸五技无不达者。云何轮刀断树。一不能倒。斫树小术尚犹如此。岂况余技。

尔时天神。见诸童子生此谤议。欲解众疑即放猛风吹。诸林树轰然悉倒。诸释童子。见斯事已皆大惊愕。方伏其妙。时诸童子。复与菩萨斗诸弓射。以七重铁多罗树并七铁鼓。其间各安铁猪。而为射垛。诸童子射不过一多罗树。天授童子射过一多罗树一鼓一猪。其箭便住。难陀童子射过二多罗树二鼓二猪。其箭便住。菩萨尔时放其一箭。其箭直穿七树七鼓七猪。并过地轮复入水际。尔时龙王即拔其箭。其箭之穴水便涌出。清香轻美。人所饮者皆称希有。时有信心婆罗门居士等。于其水傍造塔供养。菩萨尔时作此戏已。遂乘车马与诸童子却还城内。其城门傍有诸相者。遥见菩萨威光殊特。竞相谓曰。今此太子。若却后十二年中不出家者。必当登彼转轮王位。时白净王。闻斯相语甚大喜跃。即集群臣而告之曰。我闻相者相我太子。却后十二年中不出家者。当得转轮王位。汝等诸人宜加防卫。满十二年勿令出家。得使登彼金轮王位。汝等诸人宜加防卫。满十二年莫令出家。得使登彼金轮王位。当与诸君共相围绕。飞腾虚空观四天下。汝等应当速立宫殿简求美女令共娱乐。时诸臣等前白王曰。我观太子。不乐世间声香欲爱。云何以诸美女而可留连。王告臣曰。我之太子纵不爱彼一切色欲。应由未见殊妙女人。自今已往汝等诸君。勤加选择上好童女。倍数将来令太子见。任其意者必生爱乐。群臣议曰。今此太子虽无爱染。我等诸人应造种种严身之具。各令童女美颜容者执其香饰之物亲奉太子。复令太子各赐诸女严好珍饰。或有爱者。便令留住共相嬉戏。作是议已。即为太子造立宫殿。百宝庄严敷师子座。令太子坐于其座。前积诸珍宝种种璎珞。以成大聚。总命诸臣及余人众。咸令普集所有童女。任其意愿随时庄饰。著诸璎珞将入宫内。菩萨性爱舍施。于诸童女普赐璎珞。时执仗释种有一童女。名耶输陀罗。容色端正世所希有。执仗释种。即还家中告其女曰。今者太子。施诸童女珠宝珍奇严好之具。汝可往取。其女报曰。我之家中岂无此耶。何用他物。父告女曰。然彼太子虽施珍宝。或因爱乐便以为妃。女曰。若因此时便为妃者。纵取余女我必当得为其太妃。父又告曰。必当如斯可便速去。于是耶输陀罗。即以种种珍饰庄严其身。与诸从女亦复严好。相随而去。路傍诸人。皆共爱仰耶输陀罗。不观余者。耶输陀罗入菩萨宫。雅步从容端身而进。不观左右。于太子前立。时彼太子。先以珍宝施诸女尽。更无遗余。独有一金指环。见耶输陀罗即举其指。然耶输陀罗。先与菩萨从久远来。恒为因缘常相爱乐。即升师子座上。从太子指取其指环。群臣诸人递相谓曰。此耶输陀罗。族姓尊贵颜容具足。于诸女中最为殊胜。堪为太子宫中侍卫。群臣诸人同议斯已。向净饭王具陈此事。时王即遣二万婇女。围绕耶输陀罗。入太子宫内。

复次菩萨常法。出现世界必生一树。名曰善坚。其初生时。一夜之中便高百肘。其初生夜。未见日光形质柔软。可以爪甲掏而令断。见日光已即便坚硬。虽加刀斧及以猛火。不能摧损。释迦菩萨既出世已。于劫比罗及以天示二城之间。有一大河。名卢奚多。其河岸边而生此树。河水泛涨洪波鼓激。流沙圮岸土石随散。其树善坚根须尽露。后因猛风摧倒。横在卢多河中。便如大堰。堰水不流。其劫比罗城渐被侵没。天示城中又复枯涸。天示城王见斯事已。则令使者告净饭王曰。今此大树横在水中。彼此俱弊。王之国中有诸童子皆悉勇健。愿王敕之令除此树。时净饭王报其使曰。我今何能处分斯事。劫比罗国有一大臣。名曰阐陀。前白王曰。愿王令我捡校斯事。我有方便。令王子等不假王言。自除此树。王曰可尔。阐陀大臣。即于河岸一丛林间。洒扫清净堪为游观。请诸王子往林嬉戏。诸王子等各乘宝车。与诸童子前后围绕。既至林已。各敷床座纵诞欢乐。时有一雁飞空而度。提婆达多。即挽其弓射之。令落其雁。落在菩萨座前。菩萨尔时。收捧其雁为拔其箭。以药疗之应时平复。提婆达多。即令使者告菩萨曰。今彼之雁我先射得。可还我来。菩萨尔时告彼使曰。我久发菩提心。一切有情是我先有。云何此雁是汝先有。提婆达多。从久远来恒与菩萨结诸怨恨。闻此语已即怀嗔恚。然菩萨此身。与一切有情。怨结已尽。唯提婆达多一人。尚有余习。今因此雁为最后之身。与提婆达多为初首斗诤。天示城王。既请净饭王除树不得。即自令其国内人众共拔其树。尔时诸人施功用力叫声沸闹。菩萨闻已问左右曰。彼是何声。阐陀大臣具陈彼树堰水之意。菩萨闻已即告众人。我当往彼为除此树。时彼菩萨并童子等。即共往彼。路傍孔中出一毒蛇。乌陀夷见此毒蛇。恐害菩萨。即拔利刀斩为两段。蛇吐毒气著乌陀夷身变为黑色。因此名为黑乌陀夷。是时诸童子等。争骋勇力拽善坚树。提婆达多。鼓气而前尽力拽之。才动而已。难陀童子擎少离地。菩萨以手掷置空中。其树乃为两段。各分两岸。尔时菩萨告诸人曰此善坚树。是其冷药能除热病。汝等各应细截斩分。若有鬼气痈肿。将此涂之并得除差。时诸童子并即乘车。归劫比罗城。至城门所遇占相师。作是言曰。菩萨于此日中不出家者。必登转轮王位。时有释迦女。名乔比迦。住钟声聚落。在于高阁上游观。菩萨入城遥见女。遂以脚指以压其车。车便不转。其女遥见菩萨念于心。菩萨手中先有铁杵。以指捻之遂便微碎。乔比迦女观视菩萨。以脚指捺楼。其阁遂穴。诸人见已作是念言。此之释女。必能善得菩萨之心。时净饭王闻此语已。即迎乔比迦女。并二万婇女侍从入宫。菩萨常法。将欲游观园苑。即敕御者。我之好乘汝速装饰。我欲乘之游观园苑。御者受教。严饰上乘至菩萨前。白菩萨曰。我已严饰上乘。唯愿知时。菩萨登车游观。逢一老人。气力羸弱形体损瘦。腰背偻曲行步倚杖。身体战掉须发变色。不如余人。菩萨见已告御者曰。彼是何人。腰背偻曲形体羸瘦憔悴若此。御者报曰。此名老人。此人不久要当身死。菩萨问曰。我于后时当如是不。御者报曰。太子之身还当如是。菩萨闻已愁忧不乐。即告御者。可速还宫。我至宫中思量是事。我当云何得免斯苦。御者依命即还宫内。既至宫已。菩萨尔时端坐思惟。作是念言。如此老法。不久之间即至我身。我云何免。即说颂曰。

忽遇如此衰老者  形体枯瘦倚杖行
我身亦为老所缚  云何得免斯苦事

尔时净饭王。见菩萨却回宫中。问御者曰。太子出城游观林泉。生欢喜不。御者对曰。我见太子无有欢喜。王曰。何故不喜御者答曰我与太子出城。门外见一老人。形体羸弱颜容枯悴。倚杖前行身体战掉。太子见已即问我曰。彼是何人一当至此。我即答曰。此名为老人。又问我曰。我于后时当如此不。我即答曰。必当如此。太子闻已命我令还思惟是事。今者现在宫内思量是事。时净饭王闻此语已自私念言。太子生时。相师皆云出家修道。今若如此。应是斯事。我当倍诸五欲乐具以娱乐之。作是念已。即令倍诸五欲乐具。以娱太子。颂曰。

父王既闻御者言  即自思量相师语
以诸五欲倍于前  愿令菩萨不出家

菩萨常法。将欲出城游观。先敕御者。速当为我严饰车乘。我当出城游观。御者受命。即为严饰上妙车乘。既严饰已即白菩萨。今可游观。将欲出城。逢一病人。举身羸黄瘦瘠疲困路傍诸人皆不顾见。菩萨见已问御者曰。此是何人。身形瘦弱羸黄困笃。一切诸人皆不顾见。御者报曰。此名病人。因斯病故不久当死。菩萨问曰。如此病法。我超过不。御者答曰。此之病法亦未超过。菩萨闻已愁忧不乐。即命还宫。思惟是事。尔时御者送至宫内。既至宫已。菩萨于是端身思惟。如此病苦。时净饭王问御者曰。太子出城游观。欢乐以不。御者答曰。太子不乐。又问曰。何为不乐。尔时御者具陈上事。王闻是已。乃至倍加五欲娱乐太子。颂曰。

上妙色声香  最胜诸味触
当受五欲乐  勿弃我出家

菩萨常法。将欲出城游观。先命御者严饰车乘。既严饰已出城游观。逢一死人。以杂色车而以载之。复有一人。手持火炉在前而行。杂色车后。多诸男女被发哀号。见者悲切。菩萨见已问御者曰。此是何人。以种种杂色严饰其车。载之而去。男女哀号见者悲切。御者答曰。此名死人。太子问曰。云何名为死人。御者答曰。此人生气一尽。不复得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而重相见。菩萨问曰。我亦尔不。答曰亦尔。菩萨闻已愁忧不乐。即命还宫。时净饭王问御者曰。太子出城游观。欢乐以不。御者答曰。我见太子愁忧不乐。王曰何故。答曰。今者路逢死人。父母妻子悲号相送。太子问曰。我当如此不。我即答曰。皆当如此。故在宫中思惟是事。时净饭王复加五欲。以种种微妙音乐倡伎珠珍婇女。娱乐菩萨。颂曰。

此最胜城甚严饰  天中天子可久住
倍加五欲能欢乐  犹如千眼欢喜园

尔时净居诸天。皆共观念菩萨先有大实因力。我等当为菩萨作大缘故。何以故。若有大因待大缘故。即便化作一大沙门。执锡持钵次行乞食。菩萨常法。出城游观先命严驾。既严驾已登车前行。于衢路中逢一沙门。净除须发被福田衣。执持瓶钵徐行乞食。菩萨见已问御者曰。此是何人。御者答曰。名出家人。菩萨问曰。云何名为出家。报曰。此人以善心修善行。于善处住。身口意业悉皆清净。以信心故。剃除须发被如来服。舍离俗家升涅槃路。故名出家。菩萨即便告御者曰。汝可将车近彼沙门。御者奉命。即便引车至沙门所。菩萨尔时问沙门曰。汝是何人。何故剃除须发著别色衣。手持锡钵以乞自活。沙门报曰。我出家人也。菩萨又曰。云何名为出家人也。沙门报曰。常以善心恒修善行。身口意业悉令清净。舍离俗家升涅槃路。故名出家人也。菩萨叹曰。善哉斯事善哉斯事。即自念言。若当如此我亦出家。即命御者。可速还宫。我至宫中思量是事。御者奉命。执御还宫。既至宫中寂然思念。时净饭王问御者曰。今者太子出城游观。欢乐以不。答曰。我见太子愁忧不乐。王即问曰。何故不乐。御者答曰。太子出城逢一沙门。剃除须发被福田衣。手持钵锡徐行乞食。太子问我。彼何人也。我即答曰。名出家人。便问我言。云何名为出家。我即答曰。舍其俗家。升涅槃路。故名出家。太子闻已。命我引车近沙门所。问沙门曰。汝是何人。剃除须发被异色衣。手执瓶钵自行乞食。沙门报曰。我出家人也。太子问曰。云何名为出家人也。彼便报曰。舍离俗家升涅槃路。太子闻已即便叹曰。善哉斯事善哉斯事。若如此者我亦出家。即便命我令速还宫。今在宫中思量是事。时净饭王既闻此语。惨然不乐私自念曰。太子生时相师占言。太子不登王位。必当出家。观今相状应出家时至。即设方便。我今当令太子往田农所。见彼人众行来作务。心得欢喜忘出家事。作是念已。即往宫中告太子曰。我有良田令人营植。汝可检校。太子在宫。想彼老病死人。即怀忧惧。念彼沙门复生喜恋。此心所系无时暂舍。闻父所言不可违背。即顺父言便命御者。登车即往。身虽欲往田所。心恒系念出家。既渐前行。忽于中路。遇五百宝藏悉皆开门。中有声曰。善哉太子。我等珍宝。是汝过去眷属之藏。汝可尽取随汝意用。太子报曰。此是过去眷属愚痴资具。无时积聚莫知弃舍。我今何用汝等速去。时彼宝藏复出声曰。汝若不取我今入海。菩萨报曰。随汝意去。时宝藏等便入大海。尔时菩萨复渐前行。至犁田村见彼耕人。尘土坌身遍体流汗。手执牛杖尽皆有血。复见其牛。皮背穿烂饥渴所逼。羸瘦困苦喘息不住。为诸虻蝇唼食脓血。诸小虫等满其疮食。或为犁刃伤割其脚。菩萨游历耕种之所。皆见如此诸苦恼事。菩萨从无量劫来。深种慈悲。遇此苦业便生怜愍。即唤耕田人等。而问之曰。汝属何人。诸人报曰。我等皆属太子。菩萨告曰。今放汝等任自存活。不须系属于我。耕田牛等亦便放舍。任逐水草养其躯命。于时菩萨念此苦事。从车而下。于赡部树间。入第一无漏相似三昧。左右侍从围绕菩萨。各坐树下瞻侍菩萨。时净饭王自念。食时将至。太子何为不还宫内。即欲自往看其太子。便命车辂登之而行。至耕田所周回诸处。寻觅太子于赡部树下。见入三昧。于时日已西倾。一切林影皆随日转。唯太子所坐之树。犹荫太子。其阴不移。时净饭王。见是事已即自念言。今我大子甚大威德。日已西倾。一切林影皆随日转。唯大子所坐之树。犹荫大子。其阴不移。欢喜踊跃生恭敬心。曲躬低头前礼太子。请从定起共登宝车。渐次还宫。至尸林下见诸死人。或黄或淤臭秽狼藉。太子见已重加忧念。于宝车中结跏趺坐。专心思惟。渐至劫比罗城。时历数者即占。太子至七日内不出家者。必登转轮王位。占知是事。即以其颂。奏净饭王曰。

太子不出家  尽于七日中
于彼日出时  必登金轮位
七宝自在王  太子当如此
海内无劳役  怨敌自平定
太子若出家  无畏坐林间
证彼一切智  度脱诸众生

尔时菩萨既至城内。有一释迦种。名不过时有其一女。名曰鹿王。于楼窗中遥见菩萨。赞叹颂曰。

安乐乳母生  安乐父能养
彼女极安乐  当与汝为妻

菩萨闻此。其心寂入涅槃声义。唯闻言曰。汝最胜人当思惟寂静涅槃。菩萨闻此涅槃声。爱念欢喜。闻妙声故。即脱颈上珠璎。掷于空中。以威力故。遂落鹿王女颈上。诸人见此皆大欢喜。白净饭王具陈上事。王闻此语。即令二万婇女迎鹿王女。将入太子宫内。彼时菩萨有三夫人。一名鹿王。二名乔比迦。三名耶输陀罗。其耶输陀罗最为上首。其三夫人各有二万婇女。前后围绕在于宫内。时净饭王。闻历数者颂。即唤甘露等兄弟四人。集居一处。递相议彼历数之颂。若七日内不许出家。登轮王位者。我等宜应于七日内守护太子。仍令兵众于四城门勤加防卫。作是议已。即于劫比罗城。筑七重城堑。皆安铁门。一一门上尽挂鸣铃。若有开闭。其铃声闻四面周回各四十里。菩萨所在楼阁之上。皆令伎女作诸音乐歌舞围绕。大臣猛将领四种兵。严更警候营守城外。菩萨宫中诸门常闭。纵有使命须往来者。于城楼上别置梯道。令五百人擎之来去。其内宫门开闭之时。皆出异声令净饭王闻。若闻门声。诸宫女等尽执仗刃。劫比罗城外百官吏人。亦复勤加递相防守。时净饭王。自将四兵守城东门。其斛饭王。自将四兵守城南门。其白净王。复将四兵守城西门。甘露饭王。亦将四兵守城北门。大名释迦。领诸猛士巡行城内。至城东门问守门人曰。谁守此门。净饭王报曰。是我知更。大名将曰。严更者好。睡眠者恶。即说颂曰。

睡者如死人  此人属魔王
智者常觉悟  是故勤防守

大名释迦。说此颂已。即至南门。问守门者曰。何人守此。斛饭王报曰。是我知更。大名将曰。勤加者好。睡眠者恶。即说颂曰。

睡者如死人  此人属魔王
智者常觉悟  是故勤防守

大名释迦。说此颂已复至西门。问守门者曰。是何人守。白饭王报曰。是我知更。大名将曰。勤加者善。睡眠者恶。复说颂曰。

睡者如死人  此人属魔王
智者常觉悟  是故勤防守

说此颂已复至北门。问守门者曰。是何人守。甘露饭王报曰。是我知更。大名将曰。策勤者善。睡眠者不善。即说颂曰。

睡者如死人  此人属魔王
智者常觉悟  是故勤防守

说此颂已还至中营。问守营人曰。何人知更。营人报曰。是某知更。策勤者善。睡眠者不善。即说颂曰。

策勤莫违法  实语莫妄语
妄语入黑暗  是故勤防守

大名释迦。如此巡已即至天晓。于净饭王所白其王曰。七日之中一夜已过。唯余六日。王便报曰。既余六日勤加守护。六日若过。我之太子登金轮王。我等诸人咸皆随从。飞腾虚空观四天下。如此警候乃至六日。唯余一夜。天帝释有常法。观念之时穷于下界。即说颂曰。

释迦牟尼国王子  修六度行皆圆具
爱乐出俗处山林  以求无上真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