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四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多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世尊,我作如是,为多福不?”
佛告郁多罗:“实有多福。所以者何?若有如法乞求,供养父母,令其安乐,除苦恼者,实有大福。”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如法于父母,恭敬修供养,
现世名称流,命终生天上。”
佛说此经已,年少郁多罗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优波迦,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诸婆罗门常称叹邪盛大会,沙门瞿昙亦复称叹邪盛大会不?”
佛告优波迦:“我不一向称叹,或有邪盛大会可称叹,或有邪盛大会不可称叹。”
优波迦白佛:“何等邪盛大会可称叹?何等邪盛大会不可称叹?”
佛告优波迦:“若邪盛大会系群少特牛、水特、水牸,及诸羊犊小小众生悉皆伤杀,逼迫苦切,仆使作人,鞭笞恐怛,悲泣号呼,不喜不乐,众苦作役,如是等邪盛大会,我不称叹,以造大难故。若复大会不系缚群牛,乃至不令众生辛苦作役者,如是邪盛大会,我所称叹,以不造大难故。”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马祀等大会,造诸大难事,
如是等邪盛,大仙不称叹。
系缚诸众生,杀害微细虫,
是非为正会,大仙不随顺。
若不害众生,造作众难者,
是等名正会,大仙随称叹!
惠施修供养,为应法邪盛,
施者清净心,梵行良福田。
如是大会者,是则罗汉会,
是会得大果,诸天皆欢喜。
自行恭敬请,自手而施与,
彼我悉清净,是施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信心应解脱,
无罪乐世间,智者往生彼。”
佛说此经已,优波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广说如上。差别者,谓随说异偈言:
“无为无诸难,邪盛时清净,
如法随顺行,摄护诸梵行。
馨香归世界,超过诸凡鄙,
佛于邪盛善,称叹此邪盛。
惠施修供养,邪盛随所应,
净信平等施,梵行良福田。
彼作如是施,是施罗汉田,
如是广大施,诸天所称叹!
自行恭敬请,自手而供养,
等摄自他故,邪盛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净信心解脱,
于无罪世界,智者往生彼。”
佛说此经已,优波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阇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安及现法乐?”
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
“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云何为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果,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如是,婆罗门,四法成就,现法安、现法乐。”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
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何等戒具足?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
“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云何为慧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习、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乐。”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方便建诸业,积集能守护,
知识善男子,正命以自活。
净信戒具足,惠施离悭垢,
净除于迷道,得后世安乐!
若处于居家,成就于八法,
审谛尊所说,等正觉所知,
现法得安隐,现法喜乐住,
后世喜乐住。”
佛说此经已,郁阇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舍卫国有憍慢婆罗门止住,父母种姓俱净,无瑕点能说者,七世相承悉皆清净;为婆罗门师,言论通达,诸论记典悉了万名,解法优劣,分别诸字,悉知万事久远本末因缘,句句记说;容貌端正。或生志高、族姓志高、容色志高、聪明志高、财富志高,不敬父母、诸尊、师长。闻沙门瞿昙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闻已,作是念:“我当往彼沙门瞿昙所。若有所说,我当共论;无所说者,默然而还。”
时,憍慢婆罗门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手执金瓶,往见世尊;至于园门,下车步进。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围绕说法,不时顾念憍慢婆罗门。
时,憍慢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不顾念我,且当还去。”
尔时,世尊知憍慢婆罗门心念而说偈言:
“憍慢既来此,不善更增慢,
向以义故来,应转增其义。”
时,憍慢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欲修敬礼。
尔时,世尊告憍慢婆罗门:“止!止!不须作礼,心净已足。”
时,诸大众咸各高声唱言:“奇哉!世尊,大德大力。今此憍慢婆罗门恃生憍慢、族姓骄慢、容色骄慢、聪明骄慢、财富骄慢,不敬父母、诸尊、师长,今于沙门瞿昙所谦卑下下,欲接足礼。”
时,憍慢婆罗门于大众前唱令静默,而说偈言:
“云何不起慢?云何起恭敬?
云何善慰谕?云何善供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父母及长兄,和尚诸师长,
及诸尊重者,所不应生慢。
应当善恭敬,谦下而问讯,
尽心而奉事,兼设诸供养。
离贪恚痴心,漏尽阿罗汉,
正智善解脱,伏诸骄慢心,
于此贤圣等,合掌稽首礼!”
尔时,世尊为憍慢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如佛世尊次第说法,说布施、持戒、生天功德,爱、欲、味、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诸清净分,如是广说。如白净衣无诸黑恶,速受染色;憍慢婆罗门即于座上解四圣谛苦集灭道,得无间等。
时,憍慢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无所畏;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憍慢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
彼即出家,独静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长身婆罗门,作如是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特、牸、水牛及诸羊犊、种种小虫悉皆系缚,办诸饮食、广行布施,种种外道从诸国国皆悉来集邪盛会所。
时,长身婆罗门闻沙门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作是念:“我今办邪盛大会,所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来至会所。我今当往沙门瞿昙所问邪盛法,莫令我作邪盛大会分数中有所短少。”作是念已,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执金澡瓶,出舍卫城,诣世尊所,恭敬承事;至精舍门,下车步进,至于佛前,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今欲作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皆悉来至邪盛会所。又闻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我今故来请问瞿昙邪盛大会法诸物分数,莫令我所作邪盛大会诸分数之中有所短少。”
佛告婆罗门:“或有一邪盛大会主行施作福而生于罪,为三刀剑之所刻削,得不善果报。何等三?谓身刀剑、口刀剑、意刀剑。
“何等为意刀剑生诸苦报?如一会主造作大会,作是思惟:‘我作邪盛大会,当杀尔所少壮特牛,尔所水特、水牸,尔所羊犊及种种诸虫。’是名意刀剑生诸苦报。如是施主虽念作种种布施、种种供养,实生于罪!
“云何为口刀剑生诸苦报?有一会主造作大会,作如是教:‘我今作邪盛大会,汝等当杀尔所少壮特牛,乃至杀害尔所微细虫。’是名口刀剑生诸苦报。大会主虽作是布施、供养,实生于罪!
“云何为身刀剑生诸苦报?谓有一大会主造作大会,自手伤杀尔所特牛,乃至杀害种种细虫,是名身刀剑生诸苦报。彼大会主虽作是念种种布施、种种供养,实生于罪!
“然婆罗门当勤供养三火,随时恭敬,礼拜奉事,施其安乐。何等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何者为根本火,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其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养父母,令得安乐,是名根本火。何故名为根本?若善男子从彼而生,所谓父母,故名根本。善男子以崇本故,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以安乐。
“何等为居家火,善男子随时育养,施以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给妻子、宗亲、眷属、仆使、佣客,随时给与,恭敬施安,是名家火。何故名家?其善男子处于居家,乐则同乐,苦则同苦,在所为作皆相顺从,故名为家。是故善男子随时供给,施与安乐。
“何等名福田火,善男子随时恭敬,尊重供养,施其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劳,如法所得,奉事供养诸沙门、婆罗门——善能调伏贪、恚、痴者,如是等沙门、婆罗门,建立福田,祟向增进,乐分乐报,未来生天,是名福田火。何故名田?为世福田,谓为应供,是故名田。是善男子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其安乐。”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根本及居家,应供福田火,
是火增供养,充足安隐乐。
无罪乐世间,慧者往生彼,
如法财复会,供养所应养,
供养应养故,生天得名称。
“然,婆罗门,今善男子先所供养三火应断令灭。何等为三?谓贪欲火、瞋恚火、愚痴火。所以者何?若贪火不断不灭者,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现法得罪,后世得罪,现法后世得罪,缘彼而生心法忧苦;恚火、痴火亦复如是。婆罗门,若善男子事积薪火,随时辛苦,随时燃,随时灭火因缘受苦。”
尔时,长身婆罗门默然而住。时,有婆罗门子名郁多罗,于会中坐。
长身婆罗门须臾默然,思惟已,告郁多罗:“汝能往至邪盛会所,放彼系柱特牛及诸众生受系缚者,悉皆放不?而告之言:‘长身婆罗门语汝:随意自在,山泽旷野,食不断草,饮净流水,四方风中受诸快乐。’”
郁多罗白言:“随大师教!”即往彼邪盛会所放诸众生,而告之言:“长身婆罗门语汝:随其所乐,山泽旷野,饮水食草,四风自适。”
尔时,世尊知郁多罗,知已,为长身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如律,世尊说法先后,说戒、说施及生天功德,爱、欲、味、患,出要清净,烦恼清净,开示显现。譬如鲜净白氎易受染色;长身婆罗门亦复如是,即于座上见四真谛,得无间等。
时,长身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无所畏;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我从今日尽其寿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为优婆塞,证知我!惟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饭食!”尔时,世尊默然而许。
时,长身婆罗门知佛受请已,为佛作礼,右绕三匝而去。长身婆罗门还邪盛处,作诸供办净美好者,布置床座,遣使请佛,白言:“时到,惟圣知时。”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大众围绕,往到长身婆罗门会所,大众前坐。
时,长身婆罗门知世尊坐定已,手自供养种种饮食;食已,澡漱洗钵毕,别敷卑床,于大众前端坐听法。
尔时,世尊为长身婆罗门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僧迦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不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罗门:“譬犹如月。”
婆罗门复问:“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罗门:“譬犹如月。”
婆罗门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
佛告婆罗门:“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系亦失,日夜消减,乃至不现。如是,有人于如来所,得信寂心,受持净戒,善学多闻,损己布施,正见真实。于如来所净信、持戒、惠施、多闻、正见真直已,然后退失,于戒、闻、施、正见悉皆忘失,日夜消减,乃至须臾,一切忘失。复次,婆罗门,若善男子不习近善知识,不数闻法,不正思惟,身行恶行,口行恶行,意行恶行;行恶因缘故,身坏命终,堕恶趣泥梨中。如是,婆罗门,不善男子其譬如月。”
婆罗门白佛:“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
佛告婆罗门:“譬如明月净分光明,色泽日夜增明,乃至月满,一切圆净。如是,善男子于如来法、律得净信心,乃至正见真净增明,戒增、施增、闻增、慧增,日夜增长;复于余时亲近善知识,闻说正法,内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化生天上。婆罗门,是故善男子譬如月。”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譬如月无垢,周行于虚空,
一切诸星中,其光最盛明。
净信亦如是,戒闻离悭施,
于诸悭世间,其施特明显。”
佛说此经已,僧迦罗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闻瞿昙说言:‘唯应施我,不应施余人;施我得大果,非施余人而得大果。应施我弟子,不应施余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报,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云何,瞿昙,作是语者,为实说耶?非为谤毁瞿昙乎?为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不为余人以同法来诃责耶?”
佛告婆罗门:“彼如是说者,谤毁我耳!非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不致他人来以同法呵责。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说:‘应施于我,不应施余;施我得大果报,非施余人得大果报。应施我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报,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然,婆罗门,我作如是说者,作二种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婆罗门乃至士夫,以洗器余食著于净地,令彼处众生即得利乐。我说斯等亦入福门,况复施人!婆罗门,然我复说:‘施持戒者得果报,不同犯戒。’”
生闻婆罗门白佛言:“如是,瞿昙,我亦如是说:‘施持戒者得大果报,非施犯戒。’”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黑若有白,若赤若有色,
犁杂及金色,纯黄及鸽色;
如是等牸牛,牛犊姝好者,
丁壮力具足,调善行捷疾,
但使堪运重,不问本生色。
人亦复如是,各随彼彼生,
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罗,
旃陀罗下贱,所生悉不同。
但使持净戒,离重担烦恼,
纯一修梵行,漏尽阿罗汉,
于世间善逝,施彼得大果。
愚者无智慧,未尝闻正法,
施彼无大果,不近善友故。
若习善知识,如来及声闻,
清净信善逝,根生坚固力,
所住之善趣,及生大姓家,
究竟般涅槃,大仙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有异婆罗门,年耆根熟,执杖持钵,家家乞食。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汝今云何年耆根熟,拄杖持钵,家家乞食?”
婆罗门白佛:“瞿昙,我家中所有财物悉付其子,为子娶妻,然后舍家,是故拄杖持钵,家家乞食。”
佛告婆罗门:“汝能于我所受诵一偈,还归于众中,为儿说耶?”
婆罗门白佛:“能受,瞿昙。”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生子心欢喜,为子聚财物,
亦为娉其妻,而自舍出家。
边鄙田舍儿,违负于其父,
人形罗刹心,弃舍于尊老。
老马无复用,则夺其[麸-夫+黄]麦,
儿少而父老,家家行乞食。
曲杖为最胜,非子为恩爱,
为我防恶牛,免险地得安,
能却凶暴狗,扶我暗处行,
避深坑空井,草木棘刺林,
凭杖威力故,峙立不堕落。”
时,婆罗门从世尊受斯偈已,还归婆罗门大众中为子而说,先白大众:“听我所说。”然后诵偈,如上广说。其子愧怖,即抱其父还将入家,摩身洗浴,覆以青衣被,立为家主。
时,婆罗门作是念:“我今得胜族姓,是沙门瞿昙恩。我经所说:‘为师者如师供养,为和尚者如和尚供养。’我今所得,皆沙门瞿昙力,即是我师,我今当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昙。”
时,婆罗门持上妙衣,至世尊所,面前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今居家成就,是瞿昙力。我经记说:‘为师者以师供养,为和尚者以和尚供养。’今日瞿昙即为我师,愿受此衣,哀愍故!”世尊即受,为哀愍故。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说种种法,示教照喜。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时,有异婆罗门年耆根熟,摄杖持钵,家家乞食。彼婆罗门遥见世尊而作是念:“沙门瞿昙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亦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与瞿昙俱是比丘。”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所谓比丘者,非但以乞食,
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
于功德过恶,俱离修正行,
其心无所畏,是则名比丘。”
佛说是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一那罗聚落,住一那罗林中。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一那罗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早,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作饮食处。”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五百具犁耕田,为作饮食。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白言:“瞿昙,我今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佛告婆罗门:“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婆罗门白佛:“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若轭、若鞅、若縻、若镵、若鞭,而今瞿昙说言:‘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
“自说耕田者,而不见其耕,
为我说耕田,令我知耕法。”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
智慧为犁轭,惭愧心为辕。
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
包藏身口业,知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乐住无懈怠,
精进无废荒,安隐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善耕田!瞿昙。极善耕田!瞿昙。”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尊说偈,心转增信,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说偈得故,即说偈言:
“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
如是广说,如前为火与婆罗门广说。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瞿昙,今以此食安著何处?”
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罗门,汝持此食著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时,婆罗门即持此食著无虫水中,水即烟起涌沸,啾啾作声。如热铁丸投于冷水,啾啾作声;如是彼食投著无虫水中,烟起涌沸,啾啾作声。
时,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实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饮食神变如是。”
时,彼婆罗门见食瑞应,信心转增,白佛言:“瞿昙,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
彼即出家已,独静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
时,有尊者名曰净天,在鞞提诃国人间游行,至弥絺罗城庵罗园中。时,尊者净天晨朝著衣持钵,入弥絺罗城乞食,次第乞食,到自本家。时,净天母年老,在中堂持食祀火,求生梵天,不觉尊者净天在门外立。
时,毗沙门天王于尊者净天所极生敬信。时,毗沙门天王,诸夜叉导从,乘虚而行,见尊者净天在门外立。又见其母手擎饮食,在中堂上供养祀火,不见其子在外门立;见已,从空中下,至净天母前,而说偈言:
“此婆罗门尼,梵天极辽远,
为求彼生故,于此祠祀火,
此非梵天道,何为徒祀此?
汝婆罗门尼,净天住门外,
垢秽永无余,是则天中天,
萧然无所有,独一不兼资,
为乞食入舍,所应供养者。
净天善修身,人天良福田,
远离一切恶,不为染所染,
德同于梵天,形在人间住。
不著一切法,如彼淳熟龙,
比丘正念住,其心善解脱,
应奉以初揣,是则上福田。
应以正信心,及时速施与,
当预建立洲,令未来安乐。
汝观此牟尼,已渡苦海流,
是故当信心,及时速施与,
当预建立洲,令未来安乐。
毗沙门天王,开发彼令舍。”
时,尊者净天即为其母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复道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面前问讯,相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时,婆罗门即说偈言:
“佛者是世间,超渡之胜名?
为是父母制,名之为佛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
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
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
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
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
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佛说偈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有从迦帝聚落、堕鸠罗聚落二村中间,一树下坐,入昼正受。
时,有豆磨种姓婆罗门随彼道行,寻佛后来,见佛脚迹千辐轮相,印文显现,齐辐圆辋,众好满足;见已,作是念:“我未曾见人间有如是足迹,今当随迹以求其人。”即寻脚迹至于佛所,见世尊坐一树下,入昼正受,严容绝世,诸根澄静,其心寂定,第一调伏,正观成就,光相巍巍,犹若金山;见已,白言:“为是天耶?”
佛告婆罗门:“我非天也。”
“为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佛告婆罗门:“我非龙乃至人、非人也。”
婆罗门白佛:“若言非天、非龙乃至非人、非非人,为是何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天龙乾闼婆,紧那罗夜叉,
无善阿修罗,诸摩睺罗伽,
人与非人等,悉由烦恼生。
如是烦恼漏,一切我已舍,
已破已磨灭,如芬陀利生。
虽生于水中,而未曾著水,
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著。
历劫常选择,纯苦无暂乐,
一切有为行,悉皆生灭故。
离垢不倾动,已拔诸剑刺,
究竟生死际,故名为佛陀。”
佛说此经已,豆摩种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路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舍。
时,婆罗门手执木杓,盛诸饮食,供养火具,住于门边,遥见佛来;见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领群特!慎勿近我门!”
佛告婆罗门:“汝知领群特、领群特法耶?”
婆罗门言:“我不知领群特,亦不知领群特法。沙门瞿昙知领群特及领群特法不?”
佛言:“我善知是领群特及领群特法。”
是时,婆罗门即放事火具,疾敷床座,请佛令坐,白言:“瞿昙,为我说领群特及领群特法。”
佛即就座为说偈言:
“瞋恚心怀恨,隐覆诸过恶,
犯戒起恶见,虚伪不真实,
如是等士夫,当知领群特。
憋暴贪吝惜,恶欲悭谄伪,
无惭无愧心,当知领群特。
一生二生者,一切皆杀害,
无有慈愍心,是为领群特。
若杀缚椎打,聚落及城邑,
无道以切责,当知领群特。
住止及行路,为众之导首,
苦切诸群下,恐恒相迫愶,
取利以供己,当知领群特。
聚落及空地,有主无主物,
掠护为己有,当知领群特。
自弃薄其妻,又不入淫舍,
侵陵他所爱,当知领群特。
内外诸亲属,同心善知识,
侵掠彼所受,当知领群特。
妄语欺诳人,诈取无证财,
他索而不还,当知领群特。
为已亦为他,举责及财与,
或复顺他语,妄语为他证,
如是妄语者,当知领群特。
作恶不善业,无有人知者,
隐讳覆藏恶,当知领群特。
若人问其义,而答以非义,
颠倒欺诳人,当知领群特。
实空无所有,而轻毁智者,
愚痴为利故,当知领群特。
高慢自称举,毁坏于他人,
是极卑鄙慢,当知领群特。
自造诸过恶,移过诬他人,
妄语谤清白,当知领群特。
前受他利养,他若来诣己,
无有敬报心,当知领群特。
沙门婆罗门,如法来乞求,
呵责而不与,当知领群特。
若父母年老,少壮气已谢,
不勤加奉养,当知领群特。
父母诸尊长,兄弟亲眷属,
实非阿罗汉,自显罗汉德,
世间之大贼,当知领群特。
初上种姓生,习婆罗门典,
而于其中间,习行诸恶业,
不以胜生故,障呵责恶道,
现法受呵责,后世堕恶道。
生旃陀罗家,世称须陀夷,
名闻遍天下,旃陀罗所无。
婆罗门刹利,大姓所供养,
乘于净天道,平等正直住。
不以生处障,令不生梵天,
现法善名誉,后世生善趣。
二生汝当知,如我所显示,
不以所生故,名为领群特,
不以所生故,名为婆罗门,
业为领群特,业为婆罗门。”
婆罗门白佛言:
“如是大精进,如是大牟尼,
不以所生故,名为领群特,
不以所生故,名为婆罗门,
业故领群特,业故婆罗门。”
时,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转得信心,以满钵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说偈得故。偈如上说。
时,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见食瑞应已,增其信心,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独静思惟,如前说,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得阿罗汉,心善解脱,自觉喜乐,即说偈言:
“非道求清净,供养祠祀火,
不识清净道,犹如生盲者。
今已得安乐,出家受具足,
逮得于三明,佛所教已作。
先婆罗门难,今为婆罗门,
沐浴离尘垢,度诸天彼岸。”